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要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薄凹訌娦挛廴疚镏卫怼笔状卧谡ぷ鲌蟾嬷斜惶峒?,也充分說明了未來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新污染物治理作為環境領域的增量市場,盡管在目前監測、治理等方面存在諸多技術壁壘,但是挑戰和機遇并存,新污染物治理也將開啟產業增量市場大門。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要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薄凹訌娦挛廴疚镏卫怼笔状卧谡ぷ鲌蟾嬷斜惶峒?,也充分說明了未來新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去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是“碳達峰、碳中和”,減污降碳成為去年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匯,也掀起環境領域在“低碳”領域的深度關注。
而今年“新污染物”雖然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但新污染物并不“新”,新污染物又被稱為“新型污染物”或“新興污染物”,這兩種稱呼曾長期在學界并存,直到“十四五”規劃建議才將其統稱為“新污染物”。
事實上,“十三五”期間,我國已經非常重視化學品的污染問題?!笆奈濉币巹澗V要更是明確提出“重視新污染物治理”,2021年8月召開的中央深改委第21次會議在強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也明確要加強新污染物治理。這都充分印證了,新污染物的治理在“十四五”期間已經被提上日程。這也將是產業主要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什么是新污染物?
關于新污染物是什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指出,新污染物就是新型污染物,也稱新興污染物,是指新近發現或被關注,對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存在風險,尚未納入管理或者現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風險的污染物。
新污染物通常包括:內分泌干擾物(EDCs)、藥品與個人護理用品(PPCPs)、全氟化合物(PFCs)、溴代阻燃劑(BRPs)、飲用水消毒副產物、納米材料、微塑料等。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在兩會期間就新污染物問題,提出一份聚焦于抗生素污染問題的提案,指出“目前,受關注較多且潛在風險較大的新污染物被分為環境內分泌干擾物(EDCs)、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藥品和個人護理用品(PPCPs)、微塑料等。這里面PPCPs與我們的距離最近,幾乎每個人都吃過或注射過抗生素?!?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余剛在接受中國環境報采訪中表示,隨著未來檢測技術的進步,還會持續發現并認識一些對生態環境有風險的新污染物。與此同時部分化學合成的新物質,在服務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同時可能也會產生生態環境危害,并被納入新污染物的類別之中。
目前我國新污染管理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上述對新污染物的關注可以看出,除去幾類公認污染物被認定為“新污染物”外,目前缺乏新污染物的具體管控清單,新污染物治理也缺乏相關法規體系。
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昌敏曾在“2021(第十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介紹,目前我國新污染物管理還存在一些不足,包括:首先概念不清晰;其次是底數不清,“新污染物”種類繁多,來源廣泛,識別難度大;第三、管理體系還不夠不完善,缺乏統一認識,缺乏系統有毒有害物質的環境管理法律法規,缺少各層級協調機制,地方管理能力薄弱乏;第四、常規措施無效,許多研究表明常規污水二級處理基本很難去除新污染物,傳統供水廠工藝對新污染物處理也基本無效。
不過目前,我國對“新污染物”的研究非常多,相關長江流域市政污水廠的新污染物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國際社會關注的高風險污染物在污水廠的進水、出水當中都有檢出。同時,在新污染管理方面也在逐步強化。
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到 2025 年,建立健全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法規制度體系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體制,動態發布《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完成國內外高關注、高產(用)量的化學物質危害篩查,完成一批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
為何要對新污染物進行治理?對環境有何危害?
新污染物的不同類型對環境和健康帶來的隱患和危害也有一定差異,新污染物通常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等特性,能在環境中四處遷移,彌散于土壤、水、大氣,富集在動植物體內,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潘碧靈以抗生素污染為例指出,“我國人用抗生素總用量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獸藥抗生素近年來在養殖業和畜牧業中也大量使用,我國水體中抗生素的污染問題已日益突出……如果抗生素進入地表水系統(河流、湖泊和近海等),會對水生生物產生不利效應。如對藻類生長和光合作用、大型藻生長和繁殖能力等方面產生一定的抑制和干擾?!?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新污染物具有兩大特點:
一是“新”。新污染物種類繁多,目前全球關注的新污染物超過20大類、每一類又包含數十或上百種化學物質。隨著對化學物質環境和健康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被識別出的新污染物還會持續增加;
二是“環境風險大”,多具有器官毒性、神經毒性、生殖和發育毒性、免疫毒性、內分泌干擾效應、致癌性、致畸性等多種生物毒性。
此外,新污染物還具有風險隱蔽性、環境持久性、來源廣泛性、治理復雜性的特點。王金南說,對于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的新污染物,即使達標排放,以低劑量排放進入環境,也將在生物體內不斷累積并隨食物鏈逐漸富集,進而危害環境生物和人體健康。目前,以達標排放為主要手段的常規污染物治理,無法實現對新污染物的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
可見,新污染物治理已經成為達摩克里斯之劍,在生態治污領域帶來危害需引起重視。
新污染物市場發展難點在哪里,環保企業已經開始積極布局
“我國對新污染物的治理還處在起步階段?!眲⒔▏硎?,新污染種類繁多,來源廣泛,遷移轉化方式和暴露途徑復雜,環境危害和環境風險具有隱蔽性,相關作用機制和控制技術的科學研究在國際上也還是前沿課題。
民盟中央在今年提交的《關于提升新污染物監測監管水平的提案》中提出,目前我國對新污染物監測監管缺少相關標準和機制;監測體系尚未建立,數據不夠系統;監測篩查技術有待完善,環境監測方法和技術規程缺口較大。
雖然,新污染物是首次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但是不少企業對環境產業風向具有敏銳嗅覺,部分企業對新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和相關布局并非處于真空地帶,如中持、建工修復等企業早在風口來臨之前,已經開始著手推進新污染治理的相關工作。
如在2021年中持股份已經具有成熟的新污染物治理目標。吳昌敏在“2021(第十三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指出,“中持在技術研發中,一個很重要的追求就是,希望在不增加能源和藥劑損耗的基礎上,完成新污染物的治理目標?!保ㄏ嚓P閱讀:中持股份吳昌敏:污水資源化背景下水質安全的挑戰和應對)
在工程技術儲備工作推進中,中持就借鑒發達國家制定新污染物有效防治對策時提出的一個重要原則:協同處理,推出高級氧化技術、多效澄清技術,并且在“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中進行了相關技術的驗證和實踐,進行了極限脫氮除磷和對新污染物的處置,保障水質的安全性。
宜興污水處理概念廠在設計中,特別提出對新污染物的控制,給出明確的工程化治理目標。包括對目標新污染物(ECs)的確定,選擇原則為:中國廢水中發現的具有代表性新污染物,宜興廠收水范圍內水樣采集分析的成果等(清華/南大);設計控制目標:以去除率作為ECs去除的評估標準:去除效率>80%。
同時,在宜興概念廠除了針對新污染物有專門的目標,更是通過系統的工程技術手段,實現以污水資源化利用為目標,追求安全水質。這是概念廠建設的最核心的目標之一。
再如近期,建工修復發布最新消息,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團隊,瞄準我國在新污染物危害識別、檢測技術、污染控制的科技需求,正在開展針對全氟化合物這類新型污染物的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課題。
建工修復表示,新污染物治理課題針對目前檢測中存在的樣品前處理繁瑣、檢測周期較長等問題,通過建立快速檢測方法提高對污染物的檢測識別效率,對樣品進行批量篩選,降低檢測成本,為進行污染風險評估和實現項目現場的污染物快速監測提供技術支持。(相關閱讀:瞄準行業增量市場 建工修復研究新污染物快速檢測)
哪里有挑戰哪里就有機遇,新污染物治理將開啟產業哪些大門?
新污染物治理作為環境領域的增量市場,盡管在目前監測、治理等方面存在諸多技術壁壘,但是挑戰和機遇并存,新污染物治理也將開啟產業增量市場大門?!缎挛廴疚镏卫硇袆臃桨福ㄕ髑笠庖姼澹菲鋵嵰呀泴ξ磥硇挛廴疚镏卫碇该鞣较颍?
1.到 2025 年,建立健全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法規制度體系和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體制,動態發布《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
2.到 2035 年,建成較為完善的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能力大幅提升,新污染物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相信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后,新污染物治理相關引導政策和標準框架會相繼落地。今年兩會期間,民盟中央也建議,由生態環境部牽頭,成立國家新污染物治理專家委員會,構建新污染物調查監測、質量管理技術體系。針對新污染物問題,盡快出臺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等,健全新污染物調查與監測工作機制,對各級監測實驗室提供技術指導和監督。
從產業端來看,王金南的建議或許能夠為具備相關技術資質或相關領域企業提供開發新污染物治理市場思路。王金南建議,構建以“篩”“評”“控”為主線的防控思路,對新污染物實施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包括源頭管控為主、兼顧過程減排和末端治理的綜合管控措施,以及大氣、水、土壤等多環境介質協同治理。綜合考慮新污染物治理技術、需求、政策三方要素,結合現階段新污染物治理面臨難題,產業未來在新污染物治理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1. 新污染物監測檢測市場
開展新污染物環境監測是掌握新污染物的環境暴露水平、治理新污染物的重要手段。
據悉,由于新污染物種類較多,并非所有的新污染物都要進行管控。國際通行的做法是,首先使用環境監測手段,系統分析新污染物的環境暴露水平,識別環境排放源,然后評估新污染的環境風險,再對高風險的新污染物進行重點管控。因此開展環境監測、掌握新污染物的環境暴露水平,是新污染物管控的首要步驟。
正因監測是治理和篩查新污染物的第一步,所以新污染物監測領域是目前環境治污領域的巨大增量市場。
我國新污染物生產和使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在風險防范政策措施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近年來,國家層面正積極將新污染物納入環境風險防范體系,新污染物監測治理工作已是箭在弦上。
上文提到的建工修復正是敏銳的感知到了這一點,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研究,是建工修復瞄準行業前沿領域的方向之一,以快速檢測能力為起點,后續還將攻關新污染物降解難、種類多、去除技術有效性和經濟性等難題……
正如建工修復相關負責人對新污染物監測市場和相關技術的判斷,企業在新污染監測領域還需要攻克新污染篩查、評估、監測三大難關,建立新污染物評估框架,政策引導下以產業推動新污染物監測標準和機制。
2.新污染物治理市場
新污染物末端治理市場的釋放,將涉及各行各業,正如王金南所說,“新污染物涉及行業眾多,產業鏈長……”新污染末端治理市場也將在水、大氣、固廢三個領域充分釋放,在此過程中,拼的是技術,只有具備創新技術才能夠在新污染物治理市場中獲取參賽權。
新污染物治理市場確實是一片藍海,市場要如何開發、治理要如何運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僅需要政策的不斷完善,也需要產業主體積極參與并貢獻力量。